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尚王忽闻岳州变,罗督骤得请降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爷问的是不是这个,当时末将在城头望见贼军营地的炊烟,便自言自语地说了句,贼军终于开始造饭了。”

    “对,正是这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末将的意思是,以往贼军日子过得极为奢侈,每日都是三餐,未曾有一天断过。可是今日。却只开了一次伙,中午并未见有炊烟升起。所以末将才有此一言。不知王爷……”

    尚可喜却不再理会他,而是又朝戈什哈统领吩咐道:“赶紧去通知荆州水师总兵牛得禄。让他上岸进城一趟。”

    当牛得禄赶来之后,尚可喜从他嘴里得到了另一个情况。明军此次北征,所需粮草大部分都是从后方沿水路运来,几天补充一次。按照以往的规律,昨日下午便应该有一支运送粮草的船队抵达,可是直到今日天黑,也没见其前来。

    尚可喜顿时恍然大悟,结合以上两点以及今日下午明军前来叫阵一事,他很自然地想到了几种可能,会不会是明军后方已经粮草不足?或是其粮草囤积地发生了变故,导致补充粮草的船队无法抵达,所以庞岳才急于同自己决战?又或者是庞岳故做悬虚,有意制造了这么个破绽,吸引自己上当?

    此时的尚可喜心中甚是矛盾,从目前自身的处境考虑,他当然希望是前两种可能,如此一来,自己也就有了翻盘的机会,可以一雪前耻。但是从他对庞岳的了解来考虑,恐怕还是最后一种可能性更大。庞岳一向诡计多端,制造这么点迷雾自然不在话下。

    再三考虑,反复斟酌之后,尚可喜还是决定相信最后一种可能。诸葛一生唯谨慎,越到了这个时候越得沉得住气,万事小心为上,切不可因贪小便宜而吃了大亏。至于以后形势如何,自己该如何行事,还得先静观其变。

    次日,明军依旧没有发动进攻,只是上下午各有数支骑兵前来叫阵。用的仍是激将法,只不过言语上的挑衅意味更浓,尚可喜连同自己五服以内的亲属几乎都未能幸免。尚可喜本来还心平气和,不断让人用更具挑衅意味的字眼回应。只是今日前来叫阵的明军脸皮实在太厚,骂的话也着实难听,几乎就没有重样的。到最后,尚可喜脸上也有些挂不住了,下令让驻扎在东门外的张勇部前去驱逐。明军并不应战,拨马即走。此后一直到天黑,再无半点风吹草动。

    中午时分,尚可喜特意亲自去观察了明军营地,却发现又有炊烟升起了,可黄昏时分又接到荆州水师回报称。整整一天内都未见明军的补给船队前来。

    这下,尚可喜的心中又产生了些许动摇。明军昨日内只开了两次伙,今日却又恢复了一日三餐。前后两者。孰真孰假?究竟是明军昨日不小心露了虚实,今日赶紧掩饰。还是昨日故作悬虚或是由于其它原因偶然停伙,今日又恢复正常?若是前者,那今日明军补给船队依旧未能前来也就恰好可以解释这一切。而若是后者,则一切就只能归结为庞岳一直在使诈。如此一来,便又回到了昨晚的抉择上。

    思来想去,又回到了起点,尚可喜心中实在纠结。又一番艰难的抉择之后,他的谨慎终于战胜了侥幸心理。再次选择了相信是庞岳在使诈。可这侥幸心理虽被战胜,却一直在尚可喜心头挥之不去。万一不是庞岳使诈,而是明军后方果真出了重大变故导致粮草不继,那自己岂不是错失战机?

    说到底,尚可喜此刻之所以如此纠结,还是他自身性格使然。他虽有些谨慎,但绝非一味保守不思进取之人,对手的任何一个破绽他都不甘心轻易放过。只要一线机会,他都在想着如何反败为胜。要是换了他人,如何腾蛟来驻守。反倒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不管三七二十一,坚守不出就是了,敌军哪怕有再多诡计也只能媚眼抛给瞎子看。

    说的再远些。满清之所以入关后一路势如破竹,占据了大半个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决策层中有太多像尚可喜这类敢想敢做、不甘平庸之人,因此总能抓住对手的破绽和每一个绝佳战机,迅速取得突破扩大战果。不管对手是李自成还是南明小朝廷。而南明之所以接连失地、江河日下,也正是因为其上层有太多既不敢想又不敢做的“瞎子”。

    尚可喜的纠结也没再持续多久,当晚,睡得本来就不太沉的他被戈什哈统领叫醒:“王爷,岳州方面的探子有紧急军情来报。”

    “人呢?让他进来!”尚可喜腾地一下翻身起来。急道。

    密探被带到了尚可喜面前,一五一十地对尚可喜讲述了几天前发生在岳州的一切。

    尚可喜听完一怔。继而放声大笑。先不管这一消息的真伪,至少他听着实在是解气。多日来压在心头的阴云在这一刻尽数散开,惬意地道:“庞岳狗贼,却也有今天!”

    随后,尚可喜又敛起笑容,对着密探正色道:“此事干系重大,不可有半点虚言!如若不然,你应当知道本王军中的严令!”

    “卑职不敢欺瞒王爷,卑职与多名下属都曾亲眼看见明贼湖广镇的数百铁甲军被击杀在府衙内,尸体被拉出城外掩埋。贼将李来亨、冯玉龙等人的人头、盔甲被悬于城头之上。如今此事早已不是秘密,王爷如若不信,大可耐心暂候,之后定会有消息源源不断传来。”

    尚可喜听罢,沉思片刻,挥了挥手让密探先下去休息。正如这密探所说,此事一旦发生,定会四下传播开来,因此尚可喜也不怕他虚报。而这个消息一旦得到进一步证实,那倒真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

    荆州城内,尚可喜忽闻岳州有变。武昌城中,刚打退了李过又一次进攻的罗绣锦也是突然间得到了来自岳州的请降书信。

    看完这封请降书,罗绣锦亲自接见了送信来的使者。

    “末将何云龙,参见督宪大人。”这名使者恭恭敬敬地向罗绣锦行礼。只见他中等身材,却是格外的精壮,一看便是行伍出身。在他行礼的时候,罗绣锦又不动声色地观察了他的头部,很快便确定,此人剃发留辫的日子已经不短。

    “起来吧,何将军远道而来,不必多礼!敢问将军之前在何处高就?”罗绣锦面露微笑,很是和气。

    那位名叫何云龙的使者赶紧道:“不敢,不敢,不敢劳督宪大人如此称呼。末将原是大清岳州总兵马蛟鳞麾下一员千总。伪明贼军破岳州时,末将力战被擒,实在羞愧,但慑于贼军势大,只等暂且隐忍,可这心里边无时无刻不在盼着王师光复岳州的一天。直到最近,伪军主力北上,岳州城防空虚,而冯玉龙、李来亨两员贼将又是马虎大意,末将以及书信上所说的张游击才得以抓住机会,一击得手。”

    “你的口才挺不错嘛!”罗绣锦似笑非笑,“我只想知道你之前在何处高就,你却是一口气告诉了我这么多。”

    “末将,末将……”何云龙顿时大为紧张,嘴也有些不大利索了。

    罗绣锦突然一阵大笑,笑罢言道:“何将军不要紧张,我并无他意。方才这书信我也看了,对岳州之事也有了大致的了解。只是其中的些许细节不甚明了,何将军既然口才出众,那正好,便再详细地叙述一遍如何?”

    “是,是。”何云龙终于放松了下来,将岳州之变的具体经过向罗绣锦一五一十地重新阐述了一遍。(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