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2章 :战前投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烦的环节。

    东北的土地以种植大豆为主,这年头世界各国当中,只有中国有成规模的大豆种植,而世界各国对植物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大豆这东西种出来根本就不愁卖。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的油脂企业跑去生产军工品,更是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油脂加工超负荷运转。

    所以西北集团也提前投资榨油厂,在东北各城市分布开来。

    在北大荒(黑龙江)区域,基本上都是种大豆,而在吉林和辽宁,则有大片的饲用玉米种植。

    西北集团在这里种植大量的饲用玉米的同时,还大量开设养殖场,用于饲养肉牛,并建立罐头厂。

    肉牛出栏后,直接加工成军用、民用牛肉罐头,即可以供应内部,也可以用于大量出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食品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大量的农业投资,使得此时中国的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工业方面这一年也发展迅猛,特别是海关关税提高后,各国对华商品输出阵亡了大部分。

    为此各国纷纷反制,也对华提高进口关税。

    不过提高的也就是普通产品,像汽车、拖拉机、飞机、军火这些东西,西北的产品有技术优势,根本不愁卖。

    各国对华商品输出的消亡,使中国的民族财富外流现象被突然遏制。同时原材料出口也减少了。

    减少的原材料出口在上海、浙江、福建地区找到了宣泄口,西北政府的华东行政区的轻工业迅猛发展,很快成为取代洋货缺口的主力军。

    轻工业投入少,见效快。发展速度之快,比重工业要迅猛得多。特别是当前各国商品被挡在海关之外,市场上已不存在与民族商品竞争的对手。

    华东地区的轻工业也开始逐渐的取代西北轻工业的地位,大量的工厂开始向华东地区迁移。

    在世界经济一片萧条的情况下,华东地区开始也开始呈现出西北各省的繁荣趋势,这得益于大量的投资。

    西北集团除了在西北兰州开设证券交易市场外,在陕西西安、华东上海都成立了证券交易市场,并计划接下来在西域省开始建设的碎叶市再成立一个证券交易市场。

    西北集团大规模的吸纳民资,并给与稳定的回报率,因此融资规模越来越大。

    西北集团走的是垄断经营,而很多行业是可以进行融资发展的。民众买了股票,然后回报率会被西北集团限定在一个合理的数值当中,如回报率太高则让政府对该行业增税,回报率太低则让政府对该行业减税。

    政府把钱收上去了,然后再通过采购西北集团独资企业的产品,将钱转移回财团手中。如军火、工程建设,利润都非常高,也只有西北集团有资格涉入。

    一般在需要加大投资的领域,西北集团都会给出15%上下的年回报率,而那些已经建设得差不多的领域,给与的回报率则比较低一些,从而将资金引导向需要的领域上去。

    购买股票逐渐成为西北老百姓的一种投资习惯,这主要是西北集团的大力推广和宣传所造成的。

    当老百姓发现,他们按照宣传购买了股票真的获得了稳定的回报,就会想方设法的增持股票,甚至是工资发下来都舍不得花,大部分都拿去购买了股票。

    西北集团现在有技术,不需要靠没有技术含量的手段来坑老百姓的钱,所以老百姓的钱投入股市后还是很安全的,每年回报率都会较为稳定。

    上海证券交易市场开张后,在富庶的华东地区吸纳了大量的投资。尽管西北开始发展后,财富开始向西北各省转移,但是上海作为一个国际都市,其财富总量依旧不可小觑,加之西北政府接管上海后,华东经济开始发展,上海的民资力量也是很强大的,毕竟这里曾经就挤下了八万名买办商人。

    投资西北工商,成为这时候中国投资者的主流。

    大量的商人、地主,甚至是工人、农民,都在买西北集团的股票,不过股票价格一直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高度。西北集团并没有把这些股票价格炒高,而是按照合理的价格增发股票,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

    在股市上圈到钱后,西北集团则将钱投资到实业上,扩大实业生产规模。

    此时中国股市还没有太大的能力圈外国佬的钱,不炒高股票价格是很正常的。坑内部的钱是没有技术含量的,要坑外部的钱才是王道。

    如果要坑内部的钱也很简单,民众买了股票。那些这些吸纳民资的企业的股份自然是大量被民众持有,当决策权又在财团手上。只要让这些企业在经济快要萧条时大肆扩充产能,并向西北集团的银行大量贷款。等经济萧条一到,这些企业马上破产。

    破产前还建设了大量的产能出来,这些资产在破产后自然也就被银行低价收走。如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为什么会破产?不就是玩这种把戏。

    财团就是大庄家,有各种各样的王牌。投资者就是散家,永远都是被玩的。只在于大庄家想不想玩你,什么时候玩你而已。

    西北集团当前要的是发展工业,自然也就是将股市作为一个融资的平台,让大家都有钱赚,大家都把钱拿出来发展工业,那么工业也就很容易发展了。

    至于后世为什么要靠房地产赚钱啊?因为外资大量充斥市场,什么汽车、电子产品等等商品都是外资占优势。搞技术性的东西搞不过美国财团,于是就搞没技术含量的东西,不这么搞的话赚不到钱。

    正如马克思说的一样,资本原始积累都是血腥的。只有将外资扫出去的时候,才有可能转型为搞有技术含量的东西。

    后世中国资本,也正处于一个转型阶段。房价不可能无限度的上涨,资本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后必然要向技术性方向转型,资本会从靠卖高价房子来收回钞票,发展成为靠卖汽车、电子产品等有技术含量的手段来收回钞票。转型能否成功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要将外资扫出去,是有一定难度的。

    西北集团因为沈凝云这个穿越者的存在,技术上不比欧美国家差。加上这个时代的财团还未彻底的掌控世界,西北地区作为一个资本空白区域,才让西北财团可以通过技术迅速崛起。

    尽管西北集团现在的汽车、飞机比后世的产品来说就是个渣渣,但是这个时代却比别人更加领先。

    领先一步就是神器,落后一步就是狗屎。

    通过中俄战争,西北为中华民国树立了一个陆上强国的形象,从而提高了进出口关税,将进口商品阻挡在外,加上内部工业技术不比欧美差,欧美在中国办厂没什么前途,所以当前的西北政府可以搞一些有技术手段的方式将花出去的钞票收回来。

    如老百姓拿到钱后,可以通过消费财团生产的各种商品,从而让财团将钱收回去,没必要无限度的拉高房价来回收钞票。同时还可以通过融资的手段,让老百姓把钱拿出来投资工商,创造更多的就业,从而将资金调动起来,运动中的资本才是有效资本。

    到了1913年上半年,西北集团在中俄战争过后,已成功融资了上百亿银元,多出了上百亿的投资量。

    大量的铁路、公路建设活动在这股投资热潮中产生。

    铁路和公路就像是一条条血管,能使营养输送到各个部位,也可以调动各个部位的力量。

    道路使资源得以开发,使商品得以输入,使人员流动得以更加快速,也使政府对地方控制力更加深入。

    在投资回报率方面,西北政府采取高回报率最为吸引,即政府对运输环节少收税,从而让投资者有足够回报率。

    有了道路,就算是工业比较低级,那么低级的东西总是可以发展的。有产业可发展,老百姓就吃得饱肚子,就算再落后。何况西北集团此时有技术,只缺乏规模和基础设施。

    投资道路就是在建设基础设施,工业规模同样也在以最快速度进行扩充。

    这一年因为战争已经开始临近,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已经有了战争计划,军备竞赛已经发展得有些吃力了,德国资本开始从世界各国抽离,带着资本回国支持战争准备。

    资本抽离过程中,资产自然要变卖。

    而德国资本开始抽离的同时,英法也有所察觉,英法商人也开始抽调资本回国做战争准备。

    一时间市场上有不少的资产开始销售,其中不乏各种矿山。

    因为此时世界经济处于萧条期,这些矿山回报率很低,因此价格也很低。

    中国、东南亚、澳洲地区,有不少的铁矿山、铜矿山、煤矿山都在出售,西北集团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开始大量购入。

    世界各国都没有预料到接下来的战争将是一场长期的消耗战,特别是中俄战争让欧洲各国产生了错觉。

    中俄战争能快速结束,欧洲战争在他们想来也是这样的。没有任何人能预料到双方将被拉进战争泥沼中。

    进而也就无法预料各种原材料及商品价格会疯狂上涨。

    所以预料到战争的人很多,但是敢如沈凝云这般大肆购入矿山的人却是不多。

    这些矿山买来的时候很便宜,等战争开打后,卖矿石就能大赚一笔。而到战争结束前又可以高价出手,进而又赚一笔。

    一番投机倒把,就可以让资本规模迅速膨胀。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