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4章 :一战临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业化生产,需要的更多是木匠,当然也对其环节进行相应的生产设备研发。但是相比钢铁飞机来说,木构飞机的性能极限是远远比不上的。

    所以发展钢铁飞机还是西北空军的主要方向。

    铝合金技术此时已经成熟,西北集团经过两年多的摸索之后,在这一年定型了一种中型的铝合金运输机。

    这种运输机被命名为‘运1’,采用四发动机设计,这种飞机在这个时代算重型了,因为没有任何一种飞机比运1要大。载重量达到5吨,航程3000公里。

    之所以西北集团开始生产的是运输机而不是轰炸机,是因为这个时代各国的轰炸机技术还不怎么样。西北空军暂时没有装备金属轰炸机的必要。因为蚊式轰炸机的效率已经很高了,性价比更好。

    倒是运输方面有这个需求,陆军作战中如果有运输机,那么将变得更加方便。不用怕部队因为太过深入而失去补给,而且可以克服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形限制。

    西北工业技术此时可谓是突飞猛进,正在进一步的甩开欧美,不过还是受到了一些人才方面的制约。

    但是相比十年前,那是好太多了。

    西北教育已经发展了十三年了,这个时代的工业知识相比后世更浅,十三年中也培养出了一大批工业人才。

    西北教育是以工业为核心的,数理化方面所获得的资金比文科要高得多,甚至是超过了70%。

    相比关内各省的教育,西北教育体系是很特殊的。

    这个时代的各省教育,多是偏向于文科。而且还是那种洋不洋土不土的东西,大批的教师通过鄙视中国文化,崇尚西洋文化而获得极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浮躁和理想的时代,那些崇洋媚外,喝过点洋墨水的文人趁机攫取舆论话语权。他们的工资极高,一个月几百块银元都是非常常见的。

    然而在西北教育体系中就不是这样了,那些崇洋媚外的文人在西北根本混不开,甚至是毫无市场。

    西北教育体系不会给那种人高工资,甚至是要都不要。

    西北教育体系中,高工资的教师不少,但多数是数理化方面的教师。其中很多外籍教师,这些教师是欧洲人或是美国人,他们本国的工资本身比较高,所以也只能给出更高一些的。

    但是这些外籍教师正在不断的减少,因为中国学生已经快速成长起来了,不再需要那些比较普通一些的外籍教师的,保留下来的则是那些比较本事的高级教师。

    还有一些国学大师也能拿到高工资,特别是那些能够中西贯通,又不至迷失方向的国学大师,在西北的教育体系中,待遇是非常好的。

    所以西北的教育体系,在关内各省,被那些活跃于舆论上的文人批得一无是处。

    这些人靠的就是骂中国自己的文化才出的名,才得的利。西北不需要他们,他们自然不爽了。

    而那些真正有本事的国学大师,到了那个境界都已经是不愿意出来打口水仗的程度了,因为口水仗文字游戏方面未必玩得过别人,而且还吃力不讨好。

    因此舆论上,那些欺世盗名的文人们还是占据上风的。

    但是西北教育体系,正式了其价值,到了1913年,已经形成了较为庞大的工业人才输出数量。

    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走向毕业,未来所能输出的人才将呈几何增长。

    同时西北此时已涌现出了第一批设计师,这批设计师受沈凝云的影响,其设计风格已超越欧美,并开始尝试融入中国风的工业设计。

    西北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设计专利保护协会,并开始与欧美接轨,防止中国的设计被其他国家剽窃。

    实际上他就是最大的剽窃者,后世的工业设计被他大量提出,从而才影响了西北培养出的工业设计师,使他们在西方元素方面的设计领先于西方。

    而如何才能融入中国元素的设计,则需要天赋和灵感,这也是沈凝云所无法提供的东西,需要靠人才自己去想,去钻研,去寻找。

    人才方面西北走的自我培养的路线,已逐渐成为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

    这一年西北工业在疯狂扩充规模的同时,西北的工业生产主要倾向了汽车生产和农机生产。

    精密制造业开始向冲压技术倾泻,冲压技术又改变汽车、农机制造的工序,进一步的降低了汽车和农机的生产成本。

    汽车制造方面,主要以货运汽车为主,同时因为内部市场的繁荣,多达五百多万辆家庭汽车被销售了出去。

    农机方面则是进一步的扩大机械化农业所需的农机制造,机械化农业规模从3000万亩增长为7000万亩的规模。

    船舶制造方面,排水量超过了30万吨,2万吨级的商船制造了10艘。

    铁路、公路、房地产等方面也消耗了大量的钢铁,加上汽车、农机、船舶及军工业所消耗的钢铁,西北工业这一年消耗的钢铁达到了1800万吨,缺口达到400多万吨,这些钢铁全是从德国进口。

    不过到了年底,西北集团的钢铁生产能力,包括江苏马鞍山钢铁基地、河北邯郸钢铁基地、上海钢铁基地,及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生产能力达到了2000万吨。

    西域省钢铁基地则还继续建设,明年可以建成第一期。

    西域钢铁基地未来将成为西北集团钢铁生产公司的各省钢铁基地中,生产规模最大的一个。

    因为西域省的铁矿石储量大、品味高、易开采,煤矿又离得不远。用的又是最先进露天开采技术,及最大的炼钢炉,规模扩大到年产量5000万吨都是可以的,只要有需要。以西域省91亿吨,远景150亿吨的铁矿石储量来计算。每年生产5000万吨钢铁,可以支撑上百年。

    如果还感觉钢铁不够,甚至可以把产量提高到1亿吨以上,只是那样一来,西域省的钢铁厂50年后就会消亡了。因为到时候地下没有太多铁矿石可挖了,除非将远景预估的铁矿石找出来。

    到时候钢铁厂要想继续开工,就必须外运铁矿石,优势与沿海钢铁厂不好比。不过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靠近俄国。

    未来只要把俄国的土地抢过来,还是可以继续让钢铁厂开工,但是成本也会被拉高。

    西域省的铁矿石,甚至可以支撑起整个中国的崛起。

    西北的钢铁生产技术是顶吹转炉,形成产能速度极快,只需要有足够的铁矿石。铁矿石开采又开始用上露天开采技术,未来也将不会再缺铁矿石。

    也许五年之后,中国将不会再为钢铁不够用而发愁。

    而在1913年年底,协约国阵营与同盟国阵营的军备竞赛,已经开展了三年的时间,而自1910年橡胶股票神话中所发出去的贷款,还差一年就到期了。

    在1914年,不管是罗斯柴尔德财团还是德国容克财团,都将完成对资产的收割,从而做好战争准备。

    发动战争是烧钱的,烧掉的钱如何才能收回来?

    靠财团!

    当财团收割了大部分的民资资产后,其以垄断大部分的资产,战争时期花出去的钱,才能最大限度的被财团收回去,因为大部分的军事订单,都将由财团的工厂进行生产。

    从经济上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已具备了条件。

    这是一场,人们都预料到的战争。

    也是一场人们想到了开局,却没想到结果的战争。

    沈凝云则期待着这场战争的到来,这场战争将让亚洲出现霸权真空,这将是中华民国崛起的良机,即是发展自身的机会,也是向外扩张的机会。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