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6章 :护国战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916年初,中华民国暗流汹涌。

    蔡锷在北京得到袁世凯称帝的消息,立即以前往西北治病为理由,坐着京汉铁路前往汉口。

    但是到了汉口后,蔡锷并未从汉口乘坐火车前往西北,而是从汉川铁路进入四川,到达成都后又坐着川滇铁路赶回了云南。

    袁世凯对于蔡锷的离去并未怀疑,蔡锷患有肺结核,这个病只有西北能治,西北最新研制出了一种药物,名为‘青霉素’,不过价比黄金。不过,老百姓患病需要用到此药的时候,可以申请国家补贴。

    青霉素生产成本很低,财团要赚的是有钱人的钱,但并不意味着不能给普通老百姓使用,只是通过国家补贴的方式变相免费给普通百姓使用。

    蔡锷不在补贴范围之列,但却也买得起。

    蔡锷没有去西北,而是派人买来了青霉素,转道回了云南。当蔡锷回到云南时,袁世凯才发现了蔡锷的行踪,顿时大呼上当。

    蔡锷回到云南,并未立即通电反对帝制。而是在观察局势,他把目光盯在了西北。

    “在等等看,也许西北会反对帝制。到时候我们只需跟着通电起兵就可以了。”蔡锷对唐继尧说道。

    “西北也许未必会反对帝制。如果西北反对的话,袁世凯不可能称帝的。”唐继尧却是对此不抱希望。

    蔡锷对此很不理解,“西北为何要支持袁世凯称帝?难道袁世凯称帝,对他沈定邦有好处吗?”

    “沈家父子向来难以琢磨,民国初年西北军之实力,大可问鼎天下,横扫中国。但是他们却甘心于当地方政府。然而接下来却和俄国、日本大打出手。有此实力,要横扫中国何其简单。但是沈定邦父子接下来却和中央重组,甘心放弃自治,着实令人看不懂。”唐继尧十分不理解。

    蔡锷同样也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困惑道:“尽管这次北京政府与西北政府重组后,西北派系在中央取得了很多权势。但是却交出了一半的税收,而且军费预算一定程度上都开始受中央制约,谁也不明白西北沈氏父子是怎么想的,也许他们真的是要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

    蔡锷尽管在北京待了两年,但对于西北和中央却依旧是雾里看花,并不明白西北是如何控制中央的。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都忽略了中国民族资本财团的存在,以及西北实际中控制了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

    再加之一财团的资本和西北的军事做支撑,北洋派系不服都不行。

    尽管北京政府名义上是袁世凯掌控,但袁世凯实际上已成为中国民族资本财团的台前代言人。

    “不过,如果让袁世凯称帝成功,我们西南必然遭到打击。”蔡锷忧虑的说道。

    西南军阀,在清末民国时期是非常活跃的,也是很强大一批军阀。因为清末时期,云南成立了云南讲武堂。

    云南讲武堂规矩严格,教出来的军官军事素质较高。而且云南做为边陲之地,向来重视军备。清末时期,各任督抚都在不断的囤积军火。

    加之西南地区本身山脉较多,这里也是有地方龙脉之地,一到乱世,云南讲武堂派系出身的军阀自然也投身于这个大舞台之中,后来与蒋介石争斗不休的桂系军阀,实际上也是云南讲武堂出身的。

    蔡锷作为西南军事集团的带头大哥,自然是以西南军阀利益出发,袁世凯称帝如果成功,意味着袁世凯将彻底统一中国,到时候他们西南军阀还混个屁啊!

    “再观望一下吧!”唐继尧有些无奈的说道,要想保住西南军阀的利益,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道路。

    一个是野心勃勃的袁世凯,还有一个就是实力更强大的西北沈定邦,都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就在蔡锷观望的时候,西北政府在袁世凯宣布称帝的第三天,终于发出通电,支持袁世凯称帝。

    “昔民国初立,事急从权,国体不固。今天下安定,百姓安居,帝制实乃我中国之传统,亦适应中国之国情。闻袁公欲立宪登基,实乃天下百姓之大幸,西北定当鼎力支持……”

    电文发遍各省,立即一石激起千层浪。

    自袁世凯宣布称帝后,已被舆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受欧美文化影响的文人,为了民主而民主,不顾实在国情,一味反对。

    西北电文一出,立即也受到了抨击。

    舆论界极为汹涌的同时,九成以上的老百姓,哪里会管什么帝制不帝制,完全就是这些喝过些洋墨水自我感觉良好的群体在大肆批判。

    一切都是成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