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8章 :对德策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至于财团的资金,当然是没有那么恐怖。毕竟票子印刷多了,是会通货膨胀的。

    中国民族财团的资产加起来,实际上也已经要比罗斯柴尔德财团要庞大了。自然也就是因为生产力的进步,所以开发出了大量有价值的资产,以及大量的工业的出现,让整个国家所生产建设出来的财富不断的增长。

    财富是创造出来的。

    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只是能换取到商品。这方面中国民族财团自然不可能比得上罗斯柴尔德财团,但是一旦到战争爆发的时候,打铁还是要自身硬,有时候有钱都买不到战争潜力。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中国民族财团所掌控的财富也在以超过欧美各国的速度在迅速增长。

    这样的增长是欧美各国所完全不能相比的,本质上还是生产力上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在人口上也有了巨大的差距。

    对于中华民国来说,主要竞争力还是人口。

    毕竟在生产力方面,中华民国也就是在某些方面的技术上领先那么十几二十年,整体上并未太过领先于德国和美国太多,只不过对于还没有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体系升级的英法来说是领先了不少。

    所以真正的竞争力,还是人口上的优势。

    只要让中华民国的庞大人口拥有了先进的生产力,中华民国的人口可是占了世界人口的将近三分之一。

    势力范围内的人口,则达到三亿人的规模。

    总共有八亿人口,这些人口只要都用上较高的生产力进行生产,那么财富制造速度可谓飞快。

    不过中华民国当前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追求速度。

    在轻工业都大量分包出去之后,劳累的更多是那些经济殖民地的人民,他们承担着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而且一时之间生产设备还没有完全普及,很多经济殖民地的工厂用的生产设备还比较低级,反正人工成本也比较低,所以很多商人都不怎么更换设备,反正用低级一点的设备生产也有一些利润。

    而在中华民国本国境内,此时则是更注重教育方面的问题。

    因为民众不需要再大量的去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时间都变得更加宽裕起来,而中华民国需要发展成为高端国家,国民素质是必须提高的。所以在教育成本的投入上依旧惊人,就算是那些读书上没什么天赋的学生,也力求能在学校里受到比较好的素质教育,并且培养他们的天赋特长。

    这是一个五亿人的国家,各种天赋的人基本上都有,毕竟同一个小时出生的人口,基本上都在2000人左右,而且各个区域都有。要知道,同一个时间段内出生的人,身上都带有差不多的时间特性。区别则在于祖上风水、出生地理位置的阴阳五气,已经父母身体遗传、姓名等等方面。

    出生时间相同,命运结果有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出生在非洲和出生在美国的就不一样。

    因为每个人的天赋,并不是都有条件去培养和浇灌。一个人的天赋如果不去培养和浇灌,随着年龄的上升是会消失不见的,然后越来越平庸。

    中华民国此时的教育体系,走上的就是一个重点培养学生天赋的制度。特别是工业制造方面的天赋,以及和工业有关的各种天赋。有天赋的都可以支持学生在其范围内充分的浇灌自己的天赋。力求有更多的工业、军事等等领域的人才涌现出来。

    而在那些权贵子弟的教育上,那就更加严格了。

    此时的中华民国,真正能算得上权贵的也就是财团股东那些人了。没有一定地位,是没办法获得财团股份的。

    这些财团股东大部分都是把儿子送进军校里就读,并且有很多艺术等方面的培养,力求培养出来的是真正对国家有用并且有一定素质的人才。到达了这个层面,经商什么的都不重要了,财团在经商等方面自然有专业的人来做,军事才是财团安身立命的根本之一。

    这种模式和德国容克财团有些类似,德国容克财团的股东们,很多都是把儿子送进军校就读。

    不过中国民族财团的股东人数没有德国容克财团那么多,不过也已经不少了。

    特别是能够获得财团股份的很多都是军人,本身就是军人家庭,子女送进军校就读也很正常。

    一个贵族家庭,要有三代才能培养出其贵族气质,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玄乎,主要还是素质问题。

    在中国,传统贵族就是那些文人。

    儒家文人所积累的气质,实际上比那些贵族们还要好,只不过是在物质上不如罢了。中国传统的观念提倡的是节俭,因为古代儒家用的是道家的文化根基,不会主动的去发展生产力,社会资源紧缺的话,那么只能让君主到下面都提倡节俭。

    所以传统的中国贵族,并不是像西方人那样有一个大庄园之类的。更讲究的还是内在的气质等方面。而更久远之前的中国社会,其贵族阶级实际上就是那些大门阀,不过在隋代过后陆续被削弱。

    那种大门阀所培养出来的子弟,很多不仅有军事头脑,还有高明的政治头脑。为此也被统治者所忌惮,这些门阀被科举制取缔之后,乱世中的枭雄也就少了,中国后来陆续的出现被异族入侵的现象,实际上就是因为人才培养出现了问题。

    这个时候的财团股东,很类似于古代门阀。

    那些股东在财力上是不缺乏的,教育上则偏向于军事教育。很多从小就开始用军事化教育的方式进行教育,在学习军事知识的同时,并且有礼仪、艺术、外语等方面的课程。主要集中在财团开设的贵族学校当中,这个学校实际上就是沈凝云成立的,那些财团股东基本上都是将子女送进去,而那些社会上流,也扎破了脑袋要把子女送进去。

    成立这个学校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抓富二代们的素质和能力,而不是只会败家、泡妞。那些富二代的命运格局,是比普通人要更高的,如果能受到良好教育,成为人才还是比较容易的。

    富二代在此时中华民国这种体制下,自然是大量出现的。目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民国从之前的传统的地主、官员、商人的子弟算是富二代,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富二代,因为财富正在不断的创造出来,在这样的大发展之中,成就了大量的富一代,富一代有了子女,也就有了富二代。

    中华民国此时构建的社会体质和风气,讲的是平等友爱。官员不能随意欺压百姓,因此那种野蛮的性格也遗传较少。

    另外再加上成立贵族学校,重点抓素质教育,富二代的素质问题还是大大的解决了。至于在能力上,富二代也并不是只懂得泡妞。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也有很多富二代非常有能力。毕竟他们在教育成本的投入上,以及眼界等方面,或是在锻炼上都比普通人要好很多。

    例如一个富二代以及一个*丝,同时到一个很艰苦的环境中去工作。

    那么结果就是,人家富二代锻炼出了能力,然后到更高的层次去发挥,而*丝还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继续吃苦。

    这就是现实。

    有能力的人很多,但是未必能像那些富二代一样能上去。所以做好的办法就是让那些富二代也有较强的能力。

    那种素质低下,到处践踏法律的富二代才最容易引起社会矛盾。

    中华民国因为没有经历太剧烈的阶级变革,所以传统的那些富二代家教还是可以的,还是有很多传统文人有比较殷实的家底,能给子女比较好的教育。

    主要的暴发户,还是西北军事集团。

    不断的对外战争的胜利,攫取了大量的战争红利,也诞生出了以军人家庭为主的上流贵族家庭。那些中高级军官,都拥有一定的财团股份,也使得沈凝云打造出了一个不沉的战舰,将军权牢牢的掌控在手上。

    很多中层军官都是一起起家的老资格,不过大多数也就是爬到中层上游,高层军官还是那些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有较高文化的军官,不过一步步爬上去的基层士兵也是不少的。很多中高层军官本身没有家世的传承,家庭教育方面有些欠缺。

    为了避免这个群体的子女花天酒地,在富裕的生活中走向堕落,沈凝云制定了专门的教育体系。

    同时还有很多商人在这个快速发展、变革的大时代中攫取了财富,也成为了另外一个暴发户群体。

    不管是传统的上流家庭,还是新晋的富商家庭。此时都是想方设法的把子女送进军校,尽管资本市场快速壮大,商人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加强。但是在此时的中华民国,要想成为真正的贵族,还是得靠军旅。

    只要成为中高层军官,才能接触到权力核心,才能真正获得社会地位。那些商人尽管看上去社会地位不错,但实际上影响力在财团面前根本不值一文。要想让家族继续向上攀登,就必须在军旅上有所建树。

    这个时代,最有前途的职业,一是工业,二来就是军事。

    军事上的前途,依旧存在。

    尽管第一波的战争红利的瓜分,已经基本结束,中华民国已经结束了半殖民半封建时代,并且走向崛起,获取了大量的外部殖民利益。但接下来,还有第二次的战争红利瓜分浪潮。

    第二次瓜分的战争红利,将是世界范围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