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1章 :埃塞尔比亚沦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沈凝云点了点头,这个问题是必然会出现的。

    随着物质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变好了,苦头没吃那么多了,新兵在吃苦方面方面要差一点。

    随即笑道:“不过我们现在要让士兵吃苦的敌方也少了。”

    “这倒是没错。”胡静林也笑了起来。

    现在的中华民国,可不是当初西北军那个时代了。那时候打仗的交通工具,最豪华的莫过于是军马。

    但是随着不断的发展,中华民国的军队最基本都实现动力化了,军队在行军时主要靠汽车,士兵已经不需要长途跋涉了。

    同时现在连步兵战车都搞出来了,士兵在投入战场的时候,甚至都不需要冒着炮弹进行行军了。只要坐在步兵战车内,开到交火地点再冲出去就行了。

    这次给军队装备步兵战车,实际上也是在配合新式步枪的装备。

    新式步枪装备部队之后,有了步兵战车,那战斗力自然是直线上升。因为步兵战车,可以士兵直接运到400米的交火距离上,而不会让士兵在一千米外和敌人交火。那么远的距离,步兵战车上也有机枪可以还击,同时也可以用狙击手进行还击,各种还击手段非常多。

    还有如今中华民国还有空运、空投手段,更是研发出了直升机。尽管现在直升机还没开始正视装备部队,但是战争中是肯定要投入的。

    到时候,战场上的士兵在补给方面,也比较方便。不用像以前那样,上战场有时候因为局部补给困难,士兵还要饿肚子。

    士兵没那么能吃苦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却是军事技术的发展。以前的士兵,吃苦是优点。现在的士兵,能有足够的文化成为技术兵种,让战争手段更加有技术含量,这就是优点。

    而且吃苦这东西也就那么回事,通过训练就能让士兵更能吃苦。能吃苦,无非就是让士兵习惯吃苦。

    有些部队的士兵不太需要吃苦,因为他们打的就是正面交锋,行军、补给比较容易,作战方面技术要求更强,所以也没必要训练得那么能吃苦。

    而有些部队则需要吃苦,例如从事敌后作战的特种部队。这样的部队就需要学会吃苦,训练起来就要怎么艰苦怎么练,让士兵能适应各种艰苦环境,让他们在战场上能有更大的存活几率。

    能不能吃苦这是一个很好解决的问题。

    最主要的,还是看怕不怕死,愿不愿意奉献。

    后世的朝鲜战争,为什么中国志愿军还能翻盘?无非就是美国佬怕死,武器装备那么好,但是在战场上却怕死得很。

    中华民国如今人民富裕起来了,自然也会出现一些少爷兵。不过作为一个东方文明国家,在奉献精神上,军队士兵是绝对不缺的。中华民国的年轻人,也没有美国人那么自我主义强烈。

    不过此时的中华民国,并不强调士兵做无谓的牺牲。而是号召士兵,做有价值的牺牲。在战场上如果尽力了,还是允许投降的。

    这个阶段的国防军,已经不太需要靠人命去堆。而且很多时候伤亡过大也不是很划算,因为抚恤金很高。那些士兵,也都是国家投入很高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国防军的战争模式已经彻底的转型了。

    显然这次扩军,已经挑动了各国的神经。

    苏联首先扩军,以应对中华民国的扩军行动。中华民国突然扩军,斯大林被吓得连续几天睡不安稳。

    不是斯大林多想,而是地理位置已经决定了,中华民国一旦要发动战争,首当其冲的必然是苏联。

    至于印度,非洲之类的地方,中华民国就算是不怎么扩军,也能轻松拿下。

    能让中华民国大扩军的,只有苏联。

    一旦中华民国对苏联开刀,苏联怎么办?这也是斯大林最为头疼的问题,此时的苏联已经在中华民国的手上丢掉了远东行政区,以及突厥地。高加索更是被中华民国分裂了出去,苏联在中华民国身上吃的大亏,依旧让人记忆犹新。

    斯大林很果断的决定,苏联也扩军。苏联原本的军事力量就比较庞大了,只是没有部署在中苏边境。

    斯大林在决定扩军后,直接将陆军规模扩大到了四百万。然而斯大林做梦也想不到,这样的兵力,依旧比中华民国这次扩军,还要少一百万。

    当然,四百万只是常被兵力,一旦开战,斯大林准备更为庞大的兵力。

    而且这些年来,西方国家为了牵制中华民国,也在向苏联输送军事技术,起码在一般的军事技术上,苏联是完全掌握了。

    工业设备方面,也能自己制造,同样从美国那里也买了不少。

    苏联的军工业,起码在大规模的制造火炮、炮弹是没问题的,苏联红军此时走的就是大炮兵模式。

    火炮不需要太强大的技术就能大量的制造,而且成本也不是很高。只要火炮多到一定程度,就能展现出极为恐怖的一面。

    苏联红军,发展的也就是这种简单粗暴,但是却很有效的战争模式。

    随着中苏两国的扩军,欧洲却是弥漫着波橘云诡的气息。德国人在不断的下军事订单,但是英法却是视而不见一般。

    这个时候的英法,对于中苏两国的扩军并没有什么应对。因为在英法看来,就算是打起来,还有苏联人在前面挡着。中华民国不可能马上打到欧洲去,他们有苏联和德国作为战略缓冲,还有很多时间,也非常的安全。

    1935年10月,上台了13年的墨索里尼,终于是耐不住虚荣心的作祟,悍然出兵入侵埃塞尔比亚。

    意大利军队自然不是埃塞尔比亚的军队能够抵挡的。

    埃塞尔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跑到国联寻求帮助,但是国联对意大利做出的制裁非常软弱无力,而且意大利随后也宣布退出国际联盟。

    意大利退出国联,简直就是打脸。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意大利骄横跋扈,意气飞扬,欺负周边小国是常有的事情,国联在过去也很偏袒意大利。

    但是这一次,意大利直接不和国联玩了。

    在独裁狂人墨索里尼对版图的虚荣心作祟下,一个实在是没有多少殖民利益的埃塞尔比亚,就这么沦陷了。

    国联的软弱无力,也让海尔塞拉西无比失望。但是,海尔塞拉西没有放弃行动。在操纵着国联的英法都不愿意为了埃塞尔比亚去制裁意大利的时候,海尔塞拉西来到了中华民国,求见了中华民国大总统杨墨川。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