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四章:大汉三不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而华夏浩荡五千年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这两个人是指孔子、王阳明,另半个人是指曾国藩。

    刘协自然不会傻到认为他自己,可以成为三不朽的人物。

    至少在立德方面,他就已经节操碎尽;而立功和立言,刘协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

    当然,刘协做不到,不代表他手下的人做不到!

    就目前而言,立德方面,赵岐勘称完美;

    立言方面,写有《十三经注疏》中的《孟子注疏》,那赵岐已经完成一半;

    接下来,刘协将会改进儒家学说,而这赵岐便是开山人选之一,只要他能够将儒家学说引入到一个新的殿堂,那么立言之事,他便完成。

    而立功方面。

    赵岐当年任并州刺史时,撰御寇之论,陈用兵之本,有坐运帷幄,暗合孙、吴之道。

    可见他是非常知兵的人,奈何却因为党锢之祸,受到牵连,没有用武之地。

    若是接下来,他能够立下军功而封侯,那么他真的可以作为当世三不朽的人物之一,名传千古!

    当然,赵岐只是大汉三不朽的候选人的第二人选。

    在刘协心中,第一个人选,便是当今太傅卢植。

    立德方面,虽然卢植没有像赵岐一样的多灾多难,但他依然为大汉树立了道德榜样。

    当年董卓意欲废黜皇兄刘辩,拥立刘协为帝时,文武百官当时无人敢言,只有卢植独自一人出来反对;而他临终前,只是让其子挖土穴薄葬,不用棺木,只有贴身单衣而已。

    所以立德,卢植是够了;

    而立功,他还是够了;

    当年他在扬州,两次平定蛮族叛乱;黄巾起义时,他大破张角,将张角包围广宗,虽然后来因为不愿意行贿而被入狱,但平定冀州黄巾军的功劳,当然是属于他的。

    卢植被征召为太傅后,刘协便封他为良乡侯,也算是对他一种的补偿。

    至于立言方面,他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著有《尚书章句》、《三礼解诂》二十卷。

    但即使是这样,他也和赵岐一样,只能算完成一半。

    如果在接下来儒家学说改进运动中,卢植能够明白刘协的意思,进而开辟出一个新的学派,那么他便可完成立言,而成为大汉三不朽的人物。

    而三不朽人物的第三号人选,便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

    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注释了“三礼”,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还注有《毛诗笺》,注过《易》,注过《尚书》,注过《孝经》与《论语》。

    只要是经书,他基本都注释过,所以江湖人送外号“郑注”!

    他的注释,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而正是因为这些郑玄的经书注释,除了过去今古、文经学的家法,使经学进入了一统时代。

    而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在之后一千多年,一直在元朝之前,都是作为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流传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所以立言、立德方面,郑玄是足够的;

    但是立功???

    貌似这位当代第一学霸,对做官不感兴趣,先帝在世时,三府曾先后两次征辟他,但郑玄都借故婉言谢绝了。

    所以刘协私下认为,郑玄这一生,只想要扑在儒家学说上,只想要安安静静地做一个学霸。

    因为他在病危之时,还在注释《周易》······

    正是因为郑玄对于儒家学说的领悟,勘称当世第一人,所以在之后的儒家改进运动,刘协自然会想到,要以这位当代第一学霸为主。

    而刘协也不怕他不入翁,不接受征召,因为刘协已经命人交给他一封书信,而这书信上的内容,绝对能够勾起这位学霸的兴趣。

    只要他入了瓮中,接受天子征召,那么在接下来的改进儒家学说中,刘协将会轻松不少。

    “陛下~~~”

    刘备在辇外轻声的呼唤了几声,将刘协唤醒。

    拉开辇帘,天子将头探出:“玄德,所谓何事?”

    “回禀陛下,前方道路多处坍塌,一时间恐怕难以行之,还望陛下稍等些许时间~~~”

    顺着刘备所指的方向,刘协极目望去,发现前方果然多处有坍方的痕迹,一直延续到几里路。

    “清晨还好好的,怎么中午便成如此模样?”

    囔囔自语一番后,刘协忽然想起什么,脸色大变!(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