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四章 大纛飞,全军集 结】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  沈云和方誊,被安排到第五连麾下的第一营第一连。营长是张末,连长当然是沈云当了,谁让他是刘桢当初“看重”的人呢!不过这个特编部本来就不伦不类,人数也不齐。所以沈云的第一连还担任着营长张末的警卫连、辎重连的重担。同理,连下的第一排也要担任同等的工作。

    将这一切布置妥当,整理好后已经是三月六日。这里有一个插曲,那就是当徐栋得知自己麾下还有一个女兵连后,脸色都变青了---他这是更加认定自己是“保姆”的身份了---当场就下令全军开拔到银州,跟第三军团总部汇合。他甚至跟几个曲长说了,别想上峰会派他们特编部出战,老老实实跟着中军走就成。

    对此,别人的心情不知道,但沈云却是十分高兴的。

    ※※※※※※※※※※※※※※※※※※※

    特编部到达银州是三月八日,大军已经开拔了。长长的直道上,遍布着迤逦向北的大军。他们只能沿着路边走,尽量不挡住大军的前进脚步。

    前期开拔的是飞骑卫和烈武卫,这两支军团也是此次出战的主力,其他军团还打着跟他们混碗汤喝的主意呢,自然没人敢去挡他们的道。

    这还是沈云第一次见到古代大军开拔,除了装备不同外,还真跟现代军队没啥区别。首尾不见的长龙,显出别样的气势。他还踮着脚,仔细观察北上的飞骑卫,希望从人群里看见刘桢所带的那个部,可后来才听说,刘桢所带的部曲,作为前锋早在三天前就已经出发了。

    到了银州之后,沈云又发现一个“惊人”消息,胡公殿下作为全军统帅,本应坐镇银州大后方的人物,居然也在三天前带领飞骑卫前师出发了。

    “胡公当为我辈楷模,不愧是我大汉元帅!”赵信对此的评价是这句话。

    话说大汉帝国的军队主将们还真没一个怂的,个个身先士卒奋勇当先,这勇气实在是没话说。不过这也是之前塔里木河河谷之战时会连续阵亡三个军团长的关键原因所在!

    很显然,上至元帅下到小兵,并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一点!在冷兵器时代,身先士卒奋勇当先乃是衡量一个将军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谁会认可一个只喜欢躲在后方指挥的将军呢?

    不过显然第三军团的军团长就是这么个不受欢迎的将军。

    北疆方面军第三军团军团长侯鉴,字云甫,帝国为数不多的将军之一,少将军衔。汉元974年益州军校毕业,今年四十七岁,同时也是帝国袭九世的出云伯,算是个二等伯爵(一等伯是世袭,与国同休)。

    这侯少将乃是帝国诸葛元帅的得意门生之一。十八岁考入益州军校,二十二岁毕业时就是上尉军衔。汉元978年,随军出征西海州,惩戒小国蔡奄,立功晋升少校,之后就一直常驻西海州。汉元992年,大月州又有小规模叛事。其带兵东进,又一次积功晋升大校。当然,这里必须说,在这个阶段的侯少将还是个敢打敢拼的将军,作战也极其勇猛,以犀利著称。不过在汉元996年被调往北疆打匈奴的时候。他的整个带兵风格却发生了改变。每战不想怎么冲锋,而是琢磨退路在哪儿。

    最有趣的是在一次追击匈奴的战斗中,四百里路途,他所带的那一镇足足走了六天!然后发现匈奴在前方设下了埋伏,他又一马当先,率先脱离战团。这次追击的汉军有两个镇,他的部队损失最轻。仅阵亡一人,伤两人,其中阵亡者是因为跑的太快,摔下马摔死的。另外两个受伤的也是因为脚踝崴到,并没有受到致命伤害。

    在随后的作战中,这位侯少将带着他那个镇四处作战,却四处“逃跑”,跑来跑去。倒是打出了一定的名气,因为匈奴人在这种反复被追击又反复设伏的战术中,无法给侯少将的队伍以致命打击,到最后自己先被拖垮了。侯少将最后一击,将已经被拖垮的匈奴入侵军队全部歼灭,杀敌六千余,自身伤亡不足百人!

    这么大的功劳按理说是要晋升将军的。可枢密院却不知该如何叙说他的功绩,与其随同作战的将领也对这个只知道跑来跑去的“兔子将军”毫无好感,一致不愿在叙功时加上他的名字。到最后还是一向沉默的诸葛元帅发火了,亲自写奏折给皇帝。为自己这个得意门生叙功。枢密院无奈,只好晋升了他的军衔为少将。

    对于这样一个将军,的确很难得到普通士卒的信服,不过侯鉴自从上次反击匈奴之后就一直驻守北海州,麾下的北海州第七军团后师也算是一支常年与匈奴人作战的劲旅,在召集令中枢密院也就加上了他的名字。

    说实话,胡公也不喜欢侯鉴,不过帝国将军本来就少,侯鉴怎么说也算是个将军,这次北疆方面军刚刚组建,若让他单领一师,真的有点浪费,考虑到特编部这个心尖子,胡公也就勉为其难让他担任军团长,不过军令却是第三军团最后随辎重粮草出发。

    作为一个骑兵军团,沦落到押送辎重的地步,所有被编为第三军团的将士都有点无奈。不过想到这场仗已经有飞骑卫和烈武卫包办了,押送辎重粮草也就不算太丢人。

    特编部到达银州城,在银州城下停了两天,补充辎重和粮草,同时还接收了一批军医。

    是的,帝国的军医并不是固定编制,而是出征前临时配备。当然,常驻军团中会有固定的军医编制。

    按照规定,一连士兵中必须配备至少一名军医,不过这些军医都会统一安置在部帅的警卫曲中,组成军医曲。这些军医都是各大军校毕业,骑马是基本的技能。同时还能进行作战。当然,除非到了最后关头,不然军医是不被允许参战的,他是所有受伤士卒最后的保障,在作战中是被其他士卒保护到最后的人物。

    分派到沈云这个连的军医姓蔡,名仲,字八斗。贵州昭通郡人氏,吴郡军校毕业。已有十年的军龄,今年三十岁。生的有些矮小,但很壮实,因常年在宁州驻扎,所以皮肤有些黑,北风吹多的脸上也都是皱纹,看上去像是四十岁。很憨厚的一个人,医疗技术也算过硬---刚来的第一天就判断出庞通有严重的脚气,还给了贵州老家的秘方,只三天就让庞通的臭脚丫子不会那么痒了……

    话说沈云原来的五个人中,沈云是连长,方誊、赵信和钟离泗都成了排长,唯独庞通这小子还是个小兵。不过他们的军衔都有所晋升---原来的横纹剑章,都换成了双纹剑章,当然,只局限于军官,像庞通是还没有的。等打完了仗再说。

    汉元1003年三月十日,银州城外大纛飞扬,第三军团两万五千人最后一批,雄纠纠气昂昂地押送着大量的辎重粮草翻越阴山,直奔北海州大戈壁!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面对他们的将是如何的一场恶战!

    ※※※※※※※※※※※※※※※※※※※

    ps:呼,编制之类的事情头疼死我了。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很是一番折腾才总算完成。这一章主要是将战前的编制,和一些人员的调动安排,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对接下来的战斗中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好了,下一章【飞云堡,恶战先声】

    求个票,行不?(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