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整旗鼓,风云变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军了。

    “红狐部”的主要营地并不在千鸟谷,而是设在千鸟谷外的斡离改平原上。严格来说,出了千鸟谷就不是真正的大汉领土---当然,大汉也决不承认这里是匈奴人的领土---将军队驻扎在这里。着实需要几分勇气!

    沈云到达时已经傍晚时分,斜阳照在刁斗声声的军营之中,联想到这里已经是大汉疆域之外。那种“轻骑绝远域,将军百战还”的战争情怀油然而生,平添无数感慨。

    不过沈云此次来可不是来感慨的。他是来跟这支被飞骑卫称为“红狐”的部曲原部帅公冶刑办交接的。

    公冶刑,复姓公冶,单名一个刑,字青山。公冶这个姓很古老,几乎快要和华夏第一姓---“姬”来并论了。当然,“公冶”是来自于“姬”姓皇者册封的。这点毋庸置疑。

    而公冶刑这个人呢,跟这个姓一样古老---他今年已经五十二岁了!

    对于一个骑兵部帅来说,五十二岁是名副其实的高龄。按照大汉帝国的军事条例规定,第一线的骑兵将领,年龄不能超过四十五,有特殊情况的必须上报核实,最高不能超过五十五岁!公冶刑就算是特殊中的特殊了。迄今为止,他一共递交过四次延迟退役的申请书,而每次的理由只有一个---暂无合适带领“红狐部”的部帅!

    事实上,“红狐部”的确是飞骑卫中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狐”在中国古代象征着狡诈和灵活。而在“狐”字前面加了一个“红”,说明这只“狐狸”不但狡诈灵活,而且攻击性极强!

    ※※※※※※※※※※※※※※※※※※※

    众所周知的是,虽然早在秦赵长平之战时期,中原各国就注意到了骑兵的强大潜力,但直到汉武大帝早期也没能完全发挥骑兵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在汉武大帝早期与匈奴人的战争中,大汉帝国虽然采用以骑克骑的战法与匈奴人对决,但那只是在用骑兵追赶骑兵,避免秦帝国时期蒙恬大军两条腿追不上匈奴人四条腿的尴尬而已。

    从马邑之战开始,大汉帝国的大将军卫青,一直采用的是以步兵压迫匈奴人的生存空间,然后使用骑兵会战的模式来跟匈奴人作战。这种压榨生存空间,最后举行骑兵会战的模式,其实并没有发挥出骑兵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事实也证明,这种打法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汉武帝早年积攒下来的战马在那段时间消耗巨大。整个帝国也为此背负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直到骠骑将军霍去病的出现,才让汉军骑兵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发挥到极致,直到此刻,匈奴人才感到真正的畏惧。千里突袭,绝地围歼,深入敌后,转战不停……霍去病的战法彻底改变了汉匈两军的战略对峙局面,也导致了匈奴人的彻底崩盘。

    但非常可惜,惊才艳艳的骠骑大将军霍去病才24岁(虚岁)就病死了。他的战法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留下系统的战术理论,后人也只能从“封狼居胥”的典故中不断去回忆那段不可复制的辉煌……倒是霍去病死后一千年,蒙古人才重现了这一战法,并且发扬光大!他们将骑兵的灵活性和机动性扩展到冷兵器时代的巅峰,更借助这一战法征服了当时的全世界!

    在这个时空,直到圣祖临世时,整个世界也没有人真正重视骑兵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即使圣祖是个穿越者,他也明白骑兵真正的威力在于不断的突进,不断的穿插,不断的迂回……可是。三国混战的中原和后来的开疆圣战都没有给他展示这种先进战术的机会。

    没办法,当时的大汉帝国在重新统一后,被汉圣祖灌输了先进一千年的思想体系,又改革了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军事制度……一系列的改革让大汉帝国以空前巨大的优势碾压了当时全世界所有的文明,并让全世界都在疯狂的学习大汉文化!无论怎么打,汉军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在这个情况下,如何使用骑兵还重要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开疆圣战过程中,大汉一边修路。一边采取城堡攻略来发动长达半个世纪的征服战争。对于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农耕文明而言,霍去病那一套始终太过飘逸,太过剑走偏锋。不为正统思想所崇尚,所以在开疆圣战时,战争的主导模式是卫青那一套战术打法---先用步兵压缩敌人的生存空间,然后寻找机会,发起骑兵大会战,一战决生死!

    如果大汉文明在当时不是以霸王凌空的姿态出现,横扫世界一切文明,又如果开疆圣战中大汉帝国能够遇到一个将这套战法打败的对手---罗马人其实并没有打败汉军---如果有这些如果的话。或许骑兵的作战方式会有质的飞跃。

    但是,这一切都是如果。大汉帝国的军威世人仰慕,汉军的兵锋铸就了世界军事史的辉煌,它们的威名传播四海,它们的成就,无人能及!在五百年屹立世界巅峰的同时,汉军在内心深处也根深蒂固的树立了“步兵压缩,骑兵会战”的作战思想。

    这又回到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当全世界都在模仿你时,你还会有创新的动力吗?

    当然,创新还是有的,不过是在武器研发和科技装备方面,却还没有涉及思想和灵魂……

    在热兵器还远远不能登上历史舞台的此刻,对骑兵应用的创新将是主导未来战争趋势的一个重要砝码!

    之前,沈云并没有想到这一点,可在淄木之战后,沈云意识到罗马将会是大汉帝国最强大的敌人时,他便想通了这一关节---大汉帝国的作战模式必须改变!骑兵的应用必须作出调整!否则迟早有一天,大汉帝国如今的辉煌与荣耀将会烟消云散,就跟他那个时空众多盛极一时的伟大王朝一样,最终会成为历史的尘埃!

    更可怕的是,由于汉圣祖的介入,世界化的时代提早到来,一旦大汉帝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剧变,就绝不会再是简单的改朝换代,罗马人、哈里发人乃至印度阿三都会介入到中国的事务中来,到时候就不是单纯的帝国覆灭,而是整个种族的沦丧……

    这种事情绝不能发生!

    沈云没有当救世主的觉悟,现在的大汉帝国也远远没到亡国灭种的地步,但身为一个穿越者,沈云知道自己必须为这个伟大的时代做点什么,而骑兵战法的改变,就是他此时的目标!

    当然,在煌煌大汉,无数的能人志士都意识到了什么,也有许多人在试图找到创新之路。在沈云遇到的诸多人里,第三军团的侯鉴,无疑就是这种创新的代表。

    可沈云也看见了,侯鉴的创新不但没有形成体系,而且不被大众文化所喜,甚至还被排斥在外。堂堂一个帝国将军尚且难以改变世人的观念,他沈云又能如何?

    要改变这些,就必须要权力!更大的权力!

    所以沈云来了。

    不过来到“红狐部”之前,沈云也意识到,自己或许又找到了一个创新的代表,那就是五十二岁的“红狐部”部帅,公冶刑!

    ※※※※※※※※※※※※※※※※※※※

    注1:“斡离改”,是中国史书上最早对唐努乌梁海地区的称呼。唐后称呼这一带为都播,元代称秃巴思。唐努乌梁海这一称谓是清朝开始的。这里将“斡离改”往北挪了一点,特此解释。(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