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1章 君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行了三场,朕登基五年,也只举行过一次,一是诸事繁杂,举行寒士考试,投入巨大,便想等到朝政稳定之后再说,二是,如今朝廷官员除了一部分是寒门子弟外,包括几位宰执大臣都是士族子弟,底下的朝廷要员也大部分是勋贵、士族子弟,朕清楚那几场寒士考试中,他们使了多少绊子,但朕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导致十几年了,寒士考试依然发展微弱。”

    “但是朕在位期间,朕一定要改变这些,甚至于让寒士考试永远存在于大齐朝廷中!”

    “陛下,既然您有此决心,为何不废除九品中正制,让寒士考试变成士庶皆可的朝廷选拔官员制度呢?”

    “士庶皆可?”高纬摸着下巴,眼中出现玩味:“接着说下去。”

    “所谓士庶皆可,就是不让这考试仅仅限制于寒门庶族,以往贵族与士族子弟都是入国子寺学习,到了年纪之后,直接通过九品中正制授予官职,这也是让寒门子弟不服气的原因。”

    方靖眼中出现奇异的神采:“臣想,既然陛下想彻底改革,何不废除九品中正制,并改革寒门考试,让不论勋贵、士族,还是庶族都只能通过自己本事获得官职,如此一来,定能根治魏晋以来的皇权不稳,士族坐大的隐患。”

    “你比朕还狠,朕原想让九品中正制与寒士考试并存就行了,没曾想,你居然。。。”

    高纬坐回瑶席榻上,轻声道:“只是贵族与士族都是自小便入国子学,民间藏书匮乏,文教不兴,对庶族还是不公平,如若真要这般改革,还得恢复文教、扩充学府。”

    抬眼看向方靖:“你的这一提议,至少得数十年才能完成,恐怕要到朕的孙辈时代才能使此制度完善。”

    方靖盯着她:“圣上退怯了?”“为了朕的江山,朕不能退怯,也无法退怯,卿可愿入朝辅助朕与后世之君?”

    方靖作揖叩首:“臣既为大齐之臣,这一生便只能为大齐之君效力!”

    ※※※

    半刻后,房间外

    方靖一关上房门,转身就看到了门外的赵书庸,将团龙玉佩交还给他,微笑答谢:“多谢中贵人用此玉提示,并帮助下官见到圣上,改日必当答谢。”

    赵书庸将玉佩握在手心,淡笑道:“方刺史太客气了,当日我看出大人是有真才实学的,只是有志难伸,而且方刺史懂得做事要适当圆滑,您这样的人若是施政改革定然会比那些只懂条条框框的古板循吏要容易得多,所以我才让您见到圣上,并不是要得好处。”

    方靖眼中出现赞赏:“中贵人之气魄怕是朝臣也鲜有能比者。”

    赵书庸面上未有自得之色,作揖道:“只希望方刺史能尽力帮助圣上改革新政,不负书庸所托。”

    方靖郑重其事地回拜:“定然!”

    ※※※

    景元七年,已经致仕多年的纪国公方靖每到三年一度的贡举放榜之日,依照惯例让子弟搀扶着垂垂老矣的他去燕都的白云楼上遥望琼园中新科进士的神采。

    纵然当今的成景帝都登基七年了,方靖还是会忆起当年二十九岁的自己与十八岁的文睿帝的姑苏相遇与期限为一世的君臣之约。

    看着琼园御座上的神采焕发的皇帝,方靖叹息一声,旁侧孙儿赶紧询问,方靖幽幽道:“祖父只是感叹,我比文睿帝年长十一岁,竟还能活到如今,真是。。。”苦笑道:“真是越活越没滋味。”

    木梯上突然传来脚步声,方靖回头一看,是位青袍小宦官,手上还捧着一木盒。

    小宦官刚要行礼,便被方靖伸手拦住:“中贵人可有何事?”

    两汉以来,朝臣皆称呼宦官为中贵人。

    小宦官将木盒举到方靖面前:“这是圣上要奴才交给国公的。”

    方靖瞬间有些恍然,但很快意识到他说的是圣上是高纬的孙儿——今上成景帝,心中叹息一声。

    示意孙儿接过木盒,慢慢打开木盒,布帛上熟悉的笔迹还是让方靖五味杂陈:方卿功绩,足以千秋万古,既是如此,万事何憾,愿卿珍重。

    方靖强忍泪意,询问道:“此物?”“这是圣上近日收到的,正好看到国公在此,便让奴才送来。”

    “何人所送?”小宦官轻轻说道:“祖父临终前,命义父梁总管送于圣上的。”

    “中贵人祖父是?”“赵公书庸。”

    赵书庸晚年被明康帝封为隆熙郡公,后又被晋封许国公,故世人称为赵公,而赵书庸义子总管梁雍在明康帝之后,继续服侍成景帝。

    “书庸!”猛然抓住楼上栏杆,压下喉口涌上来的腥甜,扶着栏杆,转身遥望天际,忽然轻笑道:“连你也走了,只留下我一人,了此残生。”

    慢慢闭上眼:“也罢!也罢!”

    作者有话要说:为什么会这么少啊!!!!!我到底写的什么!!做个小手术就变成傻子了吗!!_(:3∠)_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