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章 矛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真的吗?你要是喜欢看我穿旗袍,我以后就做两件来穿。”

    “嗯,你穿旗袍好看,我还给你拍了不少照片,到时候洗出来你自己看。”沈旭跃说。

    “京京出院了吗?明天再去看看他?”赵明月问。

    沈旭跃说:“应该已经出院了,我这几天也在忙,没回去过,要不你明天跟我一起去我家?”

    赵明月想到沈旭跃父母,觉得有些拘束,但是又不能不面对:“好吧。明天去。”

    第二天赵明月去沈家的时候,碰上沈馥郁和杨茂林正往外搬东西,赵明月一看,这怎么回事呢,搬家吗?沈旭跃开口一问,果不其然。

    沈馥郁说:“我们在平安里租了个房子,一家子搬到那边去住,离我和你姐夫上班的地方都近一点。”

    沈旭跃和赵明月对视了一眼,这怎么回事,这才多久就要搬出去住啊。沈旭跃进屋一看,父母和京京都在沙发上坐着呢,京京的小腿打着石膏,手边还放着两个小拐杖,看见他俩,便开心地叫:“小舅,小舅妈。”

    沈母不高兴地对孩子说:“那不是小舅妈,叫阿姨。”

    京京没说话,看了一眼姥姥,低下头去。

    赵明月礼貌地打招呼:“伯父伯母,我来看看你们。”

    沈母没好气地说:“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没缺胳膊少腿的,好得很,不用看。我们没七老八十的,哪敢劳动你们大驾来看啊。”

    赵明月一脸尴尬,沈父还保持着威严:“你胡说什么呢,女儿长大了,都已经结婚生子了,搬出去住难道不应该吗?”

    沈母说:“不就是怕人说他是个上门女婿么?做我家的上门女婿难道还亏了他了?我们家条件不辱没他吧。”

    杨茂林正好从门外进来,站在门口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沈旭跃说:“妈,您能不能少说两句,我姐夫愿意自力更生没什么不好的。”

    沈母口不择言:“哼,自力更生还不是要我们帮忙安排工作。”

    杨茂林的脸涨得通红,沈馥郁站在丈夫身边:“妈,我求您了,您就不能少说两句吗?我们全家都是依仗着您老人家,我们自己没出息,这行了吧?”

    沈母看着儿子,又看看女儿,然后一起身,就气呼呼地进里屋去了。

    赵明月看着在一旁吓得什么话都不敢说的京京,走过去跟京京说:“京京别怕,阿姨带你到院子里去玩,自己能走吗?”

    京京连忙点头:“我能。”小家伙赶紧拿着拐杖跟着赵明月出去了。赵明月觉得,大人当着孩子的面闹矛盾,实在是太不好了。

    沈旭跃留下来当和事老,赵明月猜想可能是杨茂林要面子,想搬出去住,沈母不愿意,便在这里冷嘲热讽。估计是沈母这人不好相处,这才是矛盾的根源所在。出了门,赵明月陪着在走廊下的藤椅里坐着,京京看了一下屋里,小声地说:“小舅妈,我姥姥骂我爸爸,所以我妈妈才要搬出去。”

    赵明月吃惊地看着孩子:“你姥姥骂你爸爸什么了?”

    京京想了想:“我爸爸在家给我炖汤喝,我姥姥说他没出息,只会干女人干的活。我妈妈听着就不高兴了,然后他们就吵架了。”

    赵明月对老太太有些无语,这都什么跟什么呀,上次在医院看见杨茂林的时候,老太太那样子还是挺喜欢的呀,这又怎么不喜欢了,便跟京京说:“你妈妈和姥姥有一点意见不合,你别去管,她们都是喜欢你的。”

    京京撅了一下嘴,他其实不喜欢姥姥,太不慈祥了,总是板着一张脸,比老师还严肃。过了一会儿,沈旭跃和杨茂林各提着一个袋子出来了,沈旭跃说:“明月,我们去帮大姐搬家吧,顺便去认认门。”

    赵明月点头:“好。”

    平安里离他们家不远,杨茂林借了一辆手推板车,自己将所有的家当搬上了车。沈父的专车在门口停着,司机小刘估计受了沈父的指示,要帮他们搬家,一直让他们将东西放车上,但是沈馥郁没有答应,说自己能搬得了。

    杨茂林将儿子抱起来,放到被褥上坐着:“京京坐稳了啊,咱们回家了。”语气是很轻松的。

    沈馥郁朝院子里喊了一声:“爸,妈,我走了啊,有空就回来看你们。”

    赵明月和沈旭跃、沈馥郁三人跟在板车后面,遇到上坡时帮忙推一下。沈馥郁就跟弟弟和赵明月数落母亲:“妈真是太过分了,她以前不那样啊,怎么过了这么些年,就越发蛮不讲理了,还越来越势利。她不喜欢你,就横挑鼻子竖挑眼,做什么都是错的,连你姐夫做个饭,都说他只能围着灶台打转,是没本事的男人才干的事。你说谁受得了她呀?”

    沈旭跃看着外甥一直都在看着几个大人,便说:“姐,这话别当着孩子的面说。”

    “咱妈才没那么多讲究呢,她还拉着京京数落他爸的不是,所以我才坚持要搬出来的。”沈馥郁说。

    赵明月听着,有种物伤其类的感受,这老太太也忒难相处了,别的老人不是越活越通透吗,她怎么越活越回去了,以后要真跟沈旭跃结了婚,绝对不能和她住一块,否则就等着被念叨死吧。

    沈馥郁找的房子是个四合院大杂院,里面住着好几户人家,老人孩子都不少,以后京京就不会寂寞了。他们租的是两间西厢房,一个外间一个里间,厨房在外面,杨茂林给儿子在外间隔了个小隔间,住在那儿。房子很便宜,不是商用的,一个月才六块钱。赵明月看着这房子,觉得也挺好的,将来要是跟沈旭跃结婚,买不起房子的话,先也这么租个房子,有一大堆邻居,应该也不错。

    几个人帮着将东西搬进去,沈馥郁两口子麻利地将东西归置到位,沈馥郁拍拍手:“好了,终于有个我们自己的小窝了。小旭和明月在我们家吃饭吧,第一顿饭,庆祝我们搬家。”

    赵明月想了想:“大姐,要不我们晚上再来吧,中午我和旭跃还是回你家去看看,省得伯父伯母多想。”

    杨茂林点头:“说的也是,我们这搬出来了,老人家心里肯定空落落的,你们是该回去陪陪。我们就不回去了,谢谢你们啊。”

    沈旭跃拉着赵明月的手:“那我们就先走了,下午再过来,你们先忙。”

    “行。”

    出了大杂院的门,两人慢慢地往沈家走。沈旭跃叹了口气:“唉,没想到我妈现在变成这样的人了。可能是身份转换不过来,我们离开她的时候,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回到她身边时,全都是拖家带口的成年人了,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生活重心。这个家,除了我爸,就没人需要她了,可能心理落差挺大的。”

    赵明月说:“应该是这样,老人家的身份还没适应过来。”

    沈旭跃说:“所以明月,要是我妈说什么难听的话,你就别跟她计较,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就好了。其实我觉得最可怜的应该是我爸,他得成天跟我妈待着,我妈什么火都往他一人身上撒了。”

    赵明月想象了一下沈母念叨沈父的情形,哎,哪个两口子不是这么过来的呢,沈父恐怕早就练就了金钟罩神功了,没准还有绝世神功,专克老太太的唠叨抱怨症。

    从那以后,直到放寒假,赵明月都没有去过沈家,因为太忙了,也因为不想去。考完期末考试,赵明月就雀跃起来,终于可以回家了,一年没回去了,还真想念父母,家里的变化应该很大吧。

    不过她没有准备直接回去,而是和沈旭跃一边旅行,一边南下回家,先到山东去爬泰山,然后去海边看日出,再沿着南下的路线,去苏州和杭州看看,然后再回家。

    当然不止他们两个一起去,沈旭跃还找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赵明月也拉上了于有清,不过一行人中,只有赵明月一个女生。赵明月也不担心,这年头人性淳朴,人身安全问题完全不用操心,况且还有沈旭跃和于有清照顾。

    出发之前,赵明月跟着沈旭跃回去拜访了他的父母,沈父听说儿子要利用假期出去旅行长见识,并不反对,他也觉得年轻人就该出去见见世面。沈母不乐意,她觉得儿子不该跑到赵明月家去。沈旭跃说:“那里就相当于我的第二故乡,我回去看看家乡而已,顺道送明月回家。我会赶在过年前回来的,陪爸妈一起过年。”

    沈父说:“去吧,替我们问候一下小赵的父母。路上小心,好好照顾小赵。”

    “我知道了,谢谢爸。”沈旭跃觉得,有一个通情达理的家长,真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这是典型的穷游,他们一路搭火车搭顺风车,住旅馆或者住亲朋好友家里,宗旨就是能省则省。赵明月不缺钱,但是同行的其他人缺钱,只好随大流。大家对唯一的女性都很照顾,赵明月的行李几乎就没让她提过,都在沈旭跃和于有清肩上。

    他们在冬日里登上了残留着积雪的泰山,领略泰山的苍劲与雄壮,在结冰的海边守候日出,又感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人间胜景,一路走来,收获颇丰。

    路上遇过雨雪,也经过风霜,终于回到了那个魂牵梦绕的故乡,赵明月看着笼在烟雨中的熟悉村落,眼眶不由得发热:爹,妈,女儿回来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